李作品:扶貧路上的醫者仁心
腳沾泥土,耳貼大地,撲下身子,沉到一線,問農情、講農話、貼農心,真心實意投入,沐風櫛雨入戶,為民解憂紓困,是他駐村以來真實的寫照。從穿著白大褂的檢驗科主任到“腳下帶泥土、心中有群眾”的第一書記,他用腳丈量駐村路,用心溫暖農戶家,他就是景泰縣上沙沃鎮梁槽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兼第一書記李作品。
2018年,剛到上沙沃鎮梁槽村的李作品,為了快速實現從醫生到駐村書記的角色轉換,立即開始一家一戶了解情況,當看到貧困戶住在危房里的拮據生活,出身農門的他紅了眼眶。那時他就在心里暗暗發誓,一定要讓梁槽村的村民盡快脫貧致富。
在了解到幫扶戶卜兆信因供兩個兒子上大學生活困難后,李作品與卜兆信面對面溝通,制定幫扶計劃和發展思路,鼓勵卜兆信利用5萬元扶貧貸款發展羊產業。通過養殖,卜兆信家每年純收入能達到5萬元。如今,卜兆信住上了大房子,開上了小轎車,兩個兒子已經畢業工作了??粗氛仔偶野l生的巨大變化,李作品的干勁更足了。
“房屋地基塌陷,墻縫開裂,墻皮脫落,‘外面下大雨,里面下小雨’”。雖然時隔多年,回想起第一次到村民劉學利家走訪時看到的那座老房子,李作品現在還心有余悸。
“由于家庭的變故,劉學利不僅要贍養80多歲的父親,還要供兒子上大學,生活十分困窘?!痹诹私獾絼W利的基本情況后,李作品和村干部們立即開始行動,他協調自己所在的幫扶單位景泰縣中醫院購買了十噸水泥,幫助劉學利建起了新房。住在新房里的劉學利心里一下子敞亮了,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了期待。
李作品一心撲在扶貧工作上,不是伏案填寫扶貧日志,記錄自己扶貧工作中的所感所思,就是深入農戶,坐到炕頭面對面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。
李作品與村書記多次長談,通過召集黨員集中學習、個別談話等方式,結合實際規劃出了梁槽村脫貧致富振興發展的小藍圖:從發展產業著手,動員村民大面積種植苜蓿,發展牛羊、水產養殖。
在駐村幫扶工作隊的幫扶下,梁槽村的水、電、路、渠得到了很大改善,村容村貌、老百姓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,村里的產業從原來的大田玉米、小麥調整為4000多畝的苜蓿和1000畝的鹽堿漁業,村集體經濟從6萬元增長到了48萬元,老百姓的收入從最初的6000元,到現在基本上翻了一番。
駐村幫扶有心,為民服務用情。李作品為梁槽村所做的一切,村民們全都看在眼里,牢牢記在心上……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感動 | 同情 | 無聊 | 憤怒 | 搞笑 | 難過 | 高興 | 路過 |
- 上一篇:用善行溫暖他人——記白銀市第五屆助人為…
- 下一篇:“志愿紅”閃耀銅城
相關文章
-
沒有相關內容